新闻资讯
国家级超级工程“东数西算”来了, 云计算企业get到了吗?
更新时间:2022-02-22 16:26:02
去年五月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中央网信办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印发《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》首次提出了“东数西算”工程。近日,再次联合印发通知,同意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、内蒙古、贵州、甘肃、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,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。至此,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启动。
“东数西算”是什么?
“数”指数据,“算”指算力,即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,“东数西算”是勇敢构建数据中心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,讲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,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,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,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,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,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资源使用效率。这与国家“南水北调”、“西电东送”、“西气东输”的战略相似。
东部枢纽处理工业互联网、金融证券、灾害预警、远程医疗、视频通话、人工智能推理等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;
西部数据中心处理后台加工、离线分析、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。
在数据及算力上东西部市场供需不匹配
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提到:截至目前,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,算力达到130EFLOPS(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)。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,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,预计每年仍将以20%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。
但是,据《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报告》显示,北上广深地区数据中心仍然存在“供不应求”的现象,由于土地、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,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,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,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,具备发展数据中心、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。
在整体上架率方面,华东、华北、华南约在60%-70%,其他地区约在30%-40%,一方面蓬勃建设,数据中心寻找用户;另一方面用户找不到适合自身需求的机柜,两方面存在供需不对等、需求不匹配、信息不通畅的矛盾。面对市场的现状,如果靠企业自身去实现资源的分配和基础建设,是不现实的,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来推动。
“东数西算”布局:8个算力枢纽和10个集群
8个算力枢纽
通过在全国布局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、内蒙古、贵州、甘肃、宁夏8个国家算力枢纽,引导大型、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,发挥规模化、集约化效应,有利于集中政策及资源,提升整体算力规模和效率,带动数据中心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。在算力枢纽之间,打通数据高速传输网络,强化云网融合、多云协同,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,加快实现全国数据中心的合理布局、优化供需、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。
在当前起步阶段,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,通过划定物理边界,明确了绿色节能、上架率等发展目标,比如,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%以上,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。对集群发展情况将进行动态监测,科学评估集群算力的发展水平和饱和程度。结合发展情况,今后还将不断优化完善布局,适时扩大集群边界或增加集群,论证新设算力枢纽,实现算力统筹有序、健康发展。
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,覆盖门类广,“东数西算”的带动效应非常大。
那么,“东数西算”会给云计算企业带来什么?
对于云计算企业来说,影响其市场发展的因素可概括为三点:
1. 平台算力服务品质无法满足终端企业的需求;
2. 建设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,影响云计算企业利润及终端企业上云的意愿;
3. 无法合理去分配算力资源,提升使用效率。
“东数西算”工程落地,给云计算企业带来了以下利好:
1. 政策明确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%以上,目前全国平均上架率在50%左右,给云计算企业产业链带来巨大市场空间。
2. 有效减少数据绕转时延,能加快实现云网协同,提升企业平台算力服务品质,助于终端企业享受更为便捷、易用的算力服务;
3. 大大降低了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成本,减少了长途输送费用,并且有效保障了数据中心能源供给,降低了电力成本,这样相应的终端企业上云的投入也会减少,提升终端企业上云的意愿
4. 并且通过集群的划分保障了算力的合理分配,供需更加平衡,避免资源的浪费。
结语
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回应:“下一步国家会加大统筹力度,发挥政策叠加效应,一体化推进算力优化布局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,加快提升8大算力枢纽的影响力和集聚力,牵引带动全国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。”, 政策的落地,让“东数西算”有了更好支撑,将给全国云计算企业快速发展带来了航空级助推器,是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强力举措,作为云计算企业应该紧跟政策的步伐,快速布局,在大力发展自身的同时为国家成为数字强国贡献自己宝贵的力量。
“东数西算”是什么?
“数”指数据,“算”指算力,即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,“东数西算”是勇敢构建数据中心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,讲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,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,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,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,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,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资源使用效率。这与国家“南水北调”、“西电东送”、“西气东输”的战略相似。
东部枢纽处理工业互联网、金融证券、灾害预警、远程医疗、视频通话、人工智能推理等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;
西部数据中心处理后台加工、离线分析、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。
在数据及算力上东西部市场供需不匹配
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提到:截至目前,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,算力达到130EFLOPS(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)。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,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,预计每年仍将以20%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。
但是,据《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报告》显示,北上广深地区数据中心仍然存在“供不应求”的现象,由于土地、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,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,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,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,具备发展数据中心、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。
在整体上架率方面,华东、华北、华南约在60%-70%,其他地区约在30%-40%,一方面蓬勃建设,数据中心寻找用户;另一方面用户找不到适合自身需求的机柜,两方面存在供需不对等、需求不匹配、信息不通畅的矛盾。面对市场的现状,如果靠企业自身去实现资源的分配和基础建设,是不现实的,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来推动。
“东数西算”布局:8个算力枢纽和10个集群
8个算力枢纽
通过在全国布局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、内蒙古、贵州、甘肃、宁夏8个国家算力枢纽,引导大型、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,发挥规模化、集约化效应,有利于集中政策及资源,提升整体算力规模和效率,带动数据中心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。在算力枢纽之间,打通数据高速传输网络,强化云网融合、多云协同,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,加快实现全国数据中心的合理布局、优化供需、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。
图片源自: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
10个集群在当前起步阶段,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,通过划定物理边界,明确了绿色节能、上架率等发展目标,比如,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%以上,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。对集群发展情况将进行动态监测,科学评估集群算力的发展水平和饱和程度。结合发展情况,今后还将不断优化完善布局,适时扩大集群边界或增加集群,论证新设算力枢纽,实现算力统筹有序、健康发展。
图片源自: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
“东数西算”给云计算企业带来哪些利好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,覆盖门类广,“东数西算”的带动效应非常大。
对于云计算企业来说,影响其市场发展的因素可概括为三点:
1. 平台算力服务品质无法满足终端企业的需求;
2. 建设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,影响云计算企业利润及终端企业上云的意愿;
3. 无法合理去分配算力资源,提升使用效率。
“东数西算”工程落地,给云计算企业带来了以下利好:
1. 政策明确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%以上,目前全国平均上架率在50%左右,给云计算企业产业链带来巨大市场空间。
2. 有效减少数据绕转时延,能加快实现云网协同,提升企业平台算力服务品质,助于终端企业享受更为便捷、易用的算力服务;
3. 大大降低了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成本,减少了长途输送费用,并且有效保障了数据中心能源供给,降低了电力成本,这样相应的终端企业上云的投入也会减少,提升终端企业上云的意愿
4. 并且通过集群的划分保障了算力的合理分配,供需更加平衡,避免资源的浪费。
结语
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回应:“下一步国家会加大统筹力度,发挥政策叠加效应,一体化推进算力优化布局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,加快提升8大算力枢纽的影响力和集聚力,牵引带动全国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。”, 政策的落地,让“东数西算”有了更好支撑,将给全国云计算企业快速发展带来了航空级助推器,是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强力举措,作为云计算企业应该紧跟政策的步伐,快速布局,在大力发展自身的同时为国家成为数字强国贡献自己宝贵的力量。